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3章 血战(第1页)

发起了总攻的日军第十联队全军压上,附属部队也不断在城外集结待命,密密麻麻的弹药也被不断运送至前线,

这些原本计划用于进攻台庄的弹药此时也被大量用在了攻占腾城的战事中。

亲自赶到腾城外督战的第十联队长、腾城攻城部队总指挥,赤柴重藏正面目冷峻地举着望远镜察看腾城战情。

他已经接到了特高课和师团发来的双重急电,上面的内容都是相同的消息,

“……敌军情报已确认,腾城守军有中央军所属的鲁南决死纵队协同作战。

据俘虏口供,鲁南决死纵队军事主官包国维系已逃脱的前首都城宪兵司令长官,现正在腾城内……”

也正是这两份急电的到来彻底让赤柴重藏下定决心,他不惜一切代价猛攻腾城,誓要将那让帝国军队吃尽苦头的包国维阵斩于此,

但是部队已经总攻了一个上午,各部队已经从四面攻入了腾城内部,每次攻入城内的日军在一阵如雷般的炮声传来后,

都惊恐万分地从城内涌出,他们丢盔弃甲,满脸鲜血,彷佛城内有众多的恶鬼一般。

腾城此时就好像是一个吸满水的海绵,再无法涌入一滴水,日军每次进攻都会被击退,伴随着各部队汇报的战损,

举着望远镜察看前线军情的赤柴重藏和身边的诸多佐官目瞪口呆,赤柴重藏脸皮不断抽出,他猛然发出一阵失常的大笑,

笑中带泪:“好啊,好一个王林章,好一个包国维啊!”

…………

在腾城外,几名作战不力的中队长和一名大队长当着全军的面朝着天皇的方向剖腹自尽,几十名日在城内擅自后撤的日军也被紧缚排成了几排,

宪兵队举枪一一将其击毙。

看着面如土色的众人,赤柴重藏冷冷喝道,“攻下腾城,斩杀包国维与王林章,就在今日!”

腾城外的日军如同包饺子一般,层层包围腾城,攻击潮如同海浪一般不断朝着腾城内冲涌拍打,日军的轻型火炮和仅剩战车全部开入城内,与守军炮火对轰。

位于腾城内的德国教堂,腾城守军的总指挥部内,王林章与包国维都将日军的进攻阵势瞧得清楚,

他们与城防司令张宣武商定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充分利用腾城内的地形优势,以城北几处坚固的外国大教堂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派驻多个小阵地,阵地之间相互支援,

并且由包国维的决死纵队化整为班排不断在城中四处巷战。

看看谁流的血更多,谁能咬牙扛到最后。

当源源不断的日军从四面八方攻入城内,大量的火炮被拉入城中作战,

掷弹筒和迫击炮也在挨家挨户进行轰炸,似乎将要整座腾城的建筑全部炸毁,

各处来不及收捡的日军尸体被接连炸飞,残肢四散,为了抵御日军的进攻,城内守军们拼命地将四周的废墟挖掘搬运作为阵地掩体,

连总指挥部所在的德国大教堂上方的钟塔也被去而复返的陆航轰炸机炸垮,伴随而来的还有六架战斗机,

他们疯狂的俯冲扫射,时不时就有密集的机炮子弹在总指挥部附近掀起一人多高的尘土。

包国维与王林章的指挥部转移到了在最坚固的教堂地下室内,听到外面密集的炮声,两人皆是一番心惊,

如此密集的炮火,还有天上盘旋的日机,城内布设的多处阵地还能坚持多久他们也不知道。

当炮声逐渐稀疏,天上的飞机轰鸣也逐渐消失,众人这才微微放下心来,但是包国维和王林章却依然是一副担忧的模样,

炮声稀疏但枪炮声不减,反而更加密集,说明日军的地面总攻还在持续。

见到指挥部内众人的目光朝向自己,王林章满脸决然之色向全军发出决死令:

“以我川军薄弱的兵力和破败的武器,担当了津浦线上保卫彭州的第一线的重大任务,

力量不够是不言而喻的。

热门小说推荐
沧元图

沧元图

番茄的第十本小说。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深空彼岸

深空彼岸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书友群见书友圈置顶帖。...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