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二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第1页)

在林月的潜意识里,他一直认为这里与地球是毫无关联的,直到听到勇者统一文字读音的历史。在这一刻,他才意识到一个事实。

所遇到的一切偶然,其实全是必然。

那位平定末世战乱的勇者,很可能也来自于地球。在林月的心底,甚至浮现出某种错觉:他降临到这个异世界,也许并非巧合。

“用得着这么惊讶?”“叮咚”一声,贝拉提起小手敲在林月的脑门上,没好气地问道,“你的家乡到底得有多偏僻?这可算是基础常识!”

“是挺偏僻的!”从发愣中惊醒,林月摸着肿起的额头,尴尬地应声道。

“语言那么复杂多变,统一读音何其困难,勇者当初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林月转移话题地询问道,“不同种族的语言千差万别,文字很难一一对应吧?”

“是完全对应不上。”俏脸向上一扬,贝拉自傲地说道,“很少有人去研究文字的演变,也只有我,才能理清来龙去脉。”

“其实,任何语言的基础,必定是一套简单的词汇。再根据这些简单的词汇,去解释其他高级的词汇。”

“在勇者的授意下,各种族的代表,共同组建成至高圣塔。圣塔根据勇者提出基础词汇的读音标准,对各族语言的基础词汇进行扩展;没有的造出新词汇来匹配,已存在的则合并,很快便完成读音的统一工作。”

“其实难点在于后续的漫长解释工作。读音的统一,对战后重建贡献比设想的更大。不得不说,至高圣塔所做的,只有在这一点上,还勉强值得称赞。”

“原来是这样!”这番解释,让林月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想,心底不禁感叹道,“果然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你怎么对至高圣塔意见挺大的?它不是各族代表组建的吗?”听到少女口中的埋怨,林月刨根问底道。

“已过三百多年,时过境迁,一切早已面目全非。”贝拉摇头道,“如今的至高圣塔,与各种族已经没任何关联。其本身的人员替换,全在组建圣塔的那批人的后代中进行选拔,完全自成一体。”

“当初勇者建立至高圣塔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将魔王永久地镇压在至高圣塔下;其二,便是方便各族的知识交流,为战后重建奠定基础。”

“按照勇者的设想,圣塔应吸纳各族的传承底蕴,归纳整理,经过实践改良后,再将研究成果分享给各族,帮助重建。可惜自从勇者消失后,圣塔便遗忘自己的职责,一心在魔法实验上闭门造车,妄图与魔王教会一较高下。”

“将魔王永久地镇压在至高圣塔下?”抓住话语中的关键点,林月疑惑道,“当初勇者为何在击败魔王后,不选择彻底消灭?”

“你还真是无知!”摇头哂笑,贝拉叹气道,“如果能,这个世界早天下太平。可惜,魔王是不死不灭的,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死不灭!”

“这个结论,是勇者在无数次尝试失败后,总结出来的。在勇者发现这点后,只能选择镇压;那些魔王的余孽,趁着这段时间空隙,早已完全藏匿起来。一年后,勇者消失,隐藏的祸患彻底爆发出来,造成现在的局面。”

“真的存在不死不灭的生命体?”这完全超出林月的认知。在他的意识里,就算是神灵,只要方法与时机合适,也是可以杀死的。

“不知道。只是在外活动的魔王教会,至今仍在试图解救镇压在至高圣塔下的魔王。至高圣塔的那群老不死的,一心扑在各种生命实验上,研究魔王不死不灭的奥秘,妄图窥探到一丝永生的希望。”

说出此处,贝拉平按在书桌上的小手,不自觉地收拢,在桌面留下数道清晰可见的抓痕。

“不说魔王这个沉重的话题。若你对此感兴趣,有时间便去圣地联盟看看吧,至高圣塔早已将关于魔王的所有信息完全封锁。”

热门小说推荐
沧元图

沧元图

番茄的第十本小说。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深空彼岸

深空彼岸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书友群见书友圈置顶帖。...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